摘要:日本可能会选择收购外国太阳能公司来壮大国内市场。 ...
业内分析师称,目前,国内包括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等领域在内的整个光伏产业链均处于产能过剩状态。
屋漏偏逢连夜雨,据报道,美国双反尚未结束,欧盟产业方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对中国企业的相关申诉,欧盟或将正式立案调查。面对国际市场的萎靡不振,有业内人士呼吁,国内光伏企业不可能一直依赖国际市场,必须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开拓。
我国化石能源储量仅能维持几十年的时间,且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发展清洁能源势在必行。西安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副所长黄国华说,光伏产业链有的环节技术要求很高,国内很少有企业能够涉足。产能过剩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从目前的态势看,无论是晶硅片还是组件,产能过剩已成严酷事实。据统计,如果到2020年我国光伏发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3%,光伏发电量将达3000亿千瓦时,需安装光伏容量2亿千瓦,按此目标每年需安装2000万千瓦,可以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抗风险能力不足过去10年,我国光伏产业可谓狂飙突进,到2007年,成为世界第一光伏电池与组件的生产国。
2011年采取定额补贴9元钱。据传咸阳一光伏企业是在行情最好时投资设厂,岂料投产便遇到了价格跳水,企业日子难熬可想而知。无锡尚德破产阴影,江西赛维大幅裁员,中盛光电关闭硅片厂、多晶硅企业大批停产、国内主要光伏组件品牌报价下探至每瓦5元的低点光伏产业寒冬漫漫。
作为太阳能光热产业,与受到了从政策到资本的极度关注的光伏产业不同,光热产业是在一无先例、二无引进、三无成熟市场的三无情况下,靠科普推广发展起来的日本政府决定对可再生能源追加巨额投资,太阳能发电设施方面追加投资12.1万亿日元,风力发电设备追加投资10万亿日元。日本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依赖核电的能源政策。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福岛核事故后逐步减少核电比例的基本理念加快了日本政府从政策面大力引导和支持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步伐。
经历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一直在考虑替代石油的能源选择。纵观日本40年来能源选择的发展历程,政府始终发挥着推手作用,制定产业发展和推广政策,将企业和国民导向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
7月1日,日本发生了两件大事。但从长远来看,福岛核事故后,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逐渐替代核能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政府提供必要的帮助以期获得最大的效果。311地震和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政府和社会的能源观和能源战略出现了根本变化,开始降低对核能的依赖,加速发展安心、安全的可再生能源。
2011年6月,日本设立了由国家战略担当大臣等内阁成员组成的能源环境会议,重新讨论能源战略,并于同年7月29日制定了降低核电依赖性的能源战略基本理念。面对核能、煤炭、可再生能源等众多选项,日本的能源结构从石油火力发电占比过半逐渐转换为核能、煤炭和天然气发电占主导地位。但就在上述能源基本规划修订不到一年,311东日本大地震及福岛核事故爆发,核能安全这个能源利用的基本前提受到动摇。降低核电依赖成共识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民众空前关注核能利用的安全问题,许多人开始倾向于利用可再生能源。
一是关西电力公司所属的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在抗议声浪中正式重启,仅仅维持了57天的零核电状态终结,日本似乎重新走上发展核电的道路。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电力初期投入大,完全靠电力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将延缓推进速度,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在北海道及东北青森等特定区域建设完善输电网络,以加速风力发电的普及速度。
能源选择路历经曲折作为资源小国的日本,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形势变化以及能源技术的变革,其能源选择也经历了从水力到煤炭和石油、再到大力发展核能、如今再向可再生能源方向转变的曲折过程。同一天,日本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电力全量购入制度(FIT),电力公司开始有义务以固定价格全部收购家庭及民间企业投资所产生的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电力。
为此,日本经产省最新公布了作为环保技术核心的蓄电池发展战略,并被列为近日国家战略会议上确定的绿色增长战略的重点。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全球变暖成为世界课题,日本又开始以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为目标,进行能源结构转变。但近三成电力依靠核电的日本如果全部停运核电,将导致供电严重不足,进而影响产业经济活动,国内就业形势也会随之恶化。看似关联不大的两件事,实际上是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及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能源战略和政策选择在矛盾中艰难调整的缩影。经过各种讨论和舆论调查,日本社会各界对于降低核电依存度的发展方向逐渐达成了共识。重启核电或许是短期内的无奈之举。
日本现行的能源基本规划是2010年6月修订完成的,其中计划到2030年要将核电占总发电量比例从目前的26%提高到50%。7月1日开始实施的FIT计划,就是通过让电力公司高价收购家庭和民间企业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方式,鼓励更多资本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核电的依赖,从而推动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步伐。
除了FIT外,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日本还出台了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政策。由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很大,电力输出不够稳定,为了保障供电,蓄电池不可或缺
看似关联不大的两件事,实际上是在311东日本大地震及福岛核电站事故后日本能源战略和政策选择在矛盾中艰难调整的缩影。日本政府决定对可再生能源追加巨额投资,太阳能发电设施方面追加投资12.1万亿日元,风力发电设备追加投资10万亿日元。
能源选择路历经曲折作为资源小国的日本,随着经济发展、国际形势变化以及能源技术的变革,其能源选择也经历了从水力到煤炭和石油、再到大力发展核能、如今再向可再生能源方向转变的曲折过程。除了FIT外,为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日本还出台了相关的配套制度和政策。政府提供必要的帮助以期获得最大的效果。降低核电依赖成共识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民众空前关注核能利用的安全问题,许多人开始倾向于利用可再生能源。
为此,日本经产省最新公布了作为环保技术核心的蓄电池发展战略,并被列为近日国家战略会议上确定的绿色增长战略的重点。日本政府不得不重新审视并调整依赖核电的能源政策。
经历上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后,日本一直在考虑替代石油的能源选择。一是关西电力公司所属的大饭核电站3号机组在抗议声浪中正式重启,仅仅维持了57天的零核电状态终结,日本似乎重新走上发展核电的道路。
面对核能、煤炭、可再生能源等众多选项,日本的能源结构从石油火力发电占比过半逐渐转换为核能、煤炭和天然气发电占主导地位。但从长远来看,福岛核事故后,大力发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并逐渐替代核能已成为社会的共识。
但近三成电力依靠核电的日本如果全部停运核电,将导致供电严重不足,进而影响产业经济活动,国内就业形势也会随之恶化。7月1日开始实施的FIT计划,就是通过让电力公司高价收购家庭和民间企业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方式,鼓励更多资本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减少对核电的依赖,从而推动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步伐。经过各种讨论和舆论调查,日本社会各界对于降低核电依存度的发展方向逐渐达成了共识。2011年6月,日本设立了由国家战略担当大臣等内阁成员组成的能源环境会议,重新讨论能源战略,并于同年7月29日制定了降低核电依赖性的能源战略基本理念。
7月1日,日本发生了两件大事。311地震和福岛核事故后,日本政府和社会的能源观和能源战略出现了根本变化,开始降低对核能的依赖,加速发展安心、安全的可再生能源。
考虑到可再生能源电力初期投入大,完全靠电力公司投资基础设施将延缓推进速度,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枝野幸男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还表示,政府正在研究在北海道及东北青森等特定区域建设完善输电网络,以加速风力发电的普及速度。重启核电或许是短期内的无奈之举。
纵观日本40年来能源选择的发展历程,政府始终发挥着推手作用,制定产业发展和推广政策,将企业和国民导向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由于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受天气影响很大,电力输出不够稳定,为了保障供电,蓄电池不可或缺。